- 杨娜;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及瑞舒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6例UA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再加用芪参益气滴丸,两组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AQ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AQ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及瑞舒伐他汀治疗UA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电图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020年13期 v.33 2103-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张颖;郑新;
目的:探讨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BNP、hs-CRP、MCP-1、Cop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PCI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NP、hs-CRP、MCP-1、Copeptin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NP、hs-CRP、Copeptin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两组MCP-1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衰相关指标,降低hs-CRP、Copeptin水平,值得借鉴。
2020年13期 v.33 2104-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苏小凤;邓桂辉;邓士钦;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rtPA)对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确诊的ACI患者120例作为试验对象,根据rtPA溶栓治疗的时间,分成对照组(3h≤溶栓时间窗≤4.5h)与观察组(溶栓时间窗<3h),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1)治疗2周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低于观察组的9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周后,对照组MRS评分为(1.93±0.92)高于观察组的(1.40±0.82)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溶栓时间窗<3h采用rtPA静脉溶栓可显著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020年13期 v.33 2106-2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苗晶晶;
目的:探讨伽玛刀双靶点治疗在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龄三叉神经痛患者11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选用伽玛刀单靶点治疗,观察组选用伽玛刀双靶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及2年,观察组总有效率(96.61%、93.22%)均高于对照组(86.44%、77.97%),且随时间延长两组差异越发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及2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39%、8.47%、11.86%)略高于对照组(1.69%、3.39%、5.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双靶点治疗三叉神经痛近期、远期疗效均较显著,且安全性较好,能够促进患者预后良好发展。
2020年13期 v.33 2108-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许磊;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0月我院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4例。常规组予以脑出血常规疗法治疗,于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水肿、血肿体积、血浆ET-1水平、神经功能(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组,观察组治疗后水肿、血肿体积均较少,治疗后NIHSS评分、血浆ET-1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依达拉奉配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脑血肿、水肿,降低血浆ET-1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为显著。
2020年13期 v.33 2110-2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陈伟;
目的:探讨阿利吉仑治疗中青年高血压对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9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9)与试验组(n=50),对照组予以可乐定治疗,试验组予以阿利吉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醛固酮(ALD)的含量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RA、AngⅡ与ALD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的PRA、AngⅡ、ALD含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利吉仑治疗中青年高血压能够有效的降低RASS活性,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2020年13期 v.33 2112-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杨耿标;杨南然;郭玲儿;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80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NGF、BDNF、呼吸功能、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NGF、BDNF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观察组NGF、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NGF、BDNF水平高于治疗3个月后(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LSaO_2、MSaO_2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降低老年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神经系统损伤程度,保护神经细胞,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0年13期 v.33 2113-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彭小娟;
目的:对比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与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的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因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呼吸衰竭而住院治疗的107例患者,根据通气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其中A组53例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B组54例采用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对比通气前后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7d的PaCO_2水平低于治疗前,PaO_2/FiO_2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平均潮气量高于A组,平均呼吸频率、平均通气量及平均漏气量低于A组(P<0.05);两组气管插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压力调节容积控制通气模式对COPD急性加重期继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具有一定安全性。
2020年13期 v.33 2115-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 ] - 余绍龙;杨涛;陈少旭;
目的:探究急诊应用BIPAP无创呼吸联合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收诊的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41,接受BIPAP无创呼吸+常规内科药物治疗)与观察组(n=41,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SaO_2)、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占预计值(FEV_1/FVC)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的SaO_2、PaO_2、PaCO_2、pH值以及FEV_1、FVC、FEV_1/FVC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针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无创呼吸联合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的恢复和改善肺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3期 v.33 2117-2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竺洪冬;
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予三黄泻心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2例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51例):选择抗生素完成疾病用药;研究组(51例):选择抗生素+三黄泻心汤完成疾病用药;比较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显效率、用药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显著改善率、总改善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Hp阳性慢性胃炎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三黄泻心汤药物可有效提升患者用药有效率、Hp根除率以及症状改善率,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2020年13期 v.33 2119-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邓龙龙;
目的:探讨不同预冲方法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接收的120例行HD+HP治疗的患者根据预冲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预冲方法)与改良组(采用改良预冲方法),比较二组的预冲效果。结果:改良预冲方法后,改良组的预冲肝素量少于对照组,预冲时间短于对照组,生理盐水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透析后的APTT值、TT值与对照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改良组灌流器阻塞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HP治疗时采用改良预冲方法,能够有效缩短预冲时间,减少预冲耗材,避免灌流器阻塞的发生,且不会加大出血倾向,值得推荐。
2020年13期 v.33 2120-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苏庚;
目的:探讨尿毒清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治疗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入院时与疗程结束时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清颗粒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020年13期 v.33 212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士梅;
目的:探讨能谱CT结石成分分析技术在肾结石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7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98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为CT普通平扫结果决定体外冲击碎石条件治疗,观察组为能谱CT结石成分分析技术决定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条件治疗,各49例,观察两组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85.71%与对照组的57.14%比较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5%(P<0.05)。观察组轰击次数及工作电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肾结石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中采用能谱CT结石成分分析技术可创造有利治疗条件,利于确保一次性碎石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属于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24-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蔡绍环;林洲;何玉贤;王星;
目的:探讨在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中使用激素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30例)和复合组(30例),单一组仅进行手术治疗,复合组先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再实施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指标、乳房外观优良率和术后复发率情况对比。结果:复合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单一组(70.00%),同时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单一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RP和IL-6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合组CRP和IL-6指标均低于单一组(P<0.05);复合组术后6个月和1年的复发率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在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中使用激素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因此该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25-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许彦;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伊立替康或依托泊苷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观察组33例予以顺铂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药物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后的最大通气量、血氧饱和度、指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粒细胞减少、消化系统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联合依托泊苷、顺铂联合伊立替康均可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功能,但顺铂联合伊立替康的改善效果更显著,血液学毒性更小,但胃肠道反应更加明显。
2020年13期 v.33 2127-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肖跃华;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应激指标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82例进行观察,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观察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P物质、前列腺素E_2)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术后7d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及炎症水平,可推广应用。
2020年13期 v.33 2128-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柳建垒;涂春明;李富;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gastrectomy,LRG)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Advanced distal gastric cancer,ADG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ADGC患者6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RG组(n=31)与开腹组(n=31)。LRG组行LRG治疗,开腹组行开腹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手术前及术后1d TNF-α、IL-6、β-ep,1年、3年生存情况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RG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G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术后1d LGR组TNF-α、IL-6及β-ep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LRG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LRG治疗ADGC可达到与开腹术较为一致的疗效,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30-2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刘亚江;唐小滨;冯金华;
目的:分析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伴盆腔转移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晚期结肠癌伴盆腔转移患者进行分析,依据奇偶数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结肠癌伴盆腔转移患者中采用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近期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2020年13期 v.33 2132-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蔡绪伟;张文锐;王嘉麟;
目的:探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DTC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非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实验组则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各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评分提高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治疗DTC,可取得显著的疗效,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34-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马旭东;杨志刚;
目的:探讨钬激光在膀胱侧壁非肌层浸润性肿瘤整块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侧壁肿瘤单发患者54例作为观察对象,术前行膀胱镜及泌尿系CT检查明确肿瘤部位、大小及蒂部情况,术前临床分期为Ta~1N0M0。所有患者采用膀胱侧壁肿瘤钬激光整块切除术进行治疗,基底膀胱镜活检,探讨钬激光在膀胱侧壁肿瘤整块切除术的应用价值。结果:54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23. 5±8. 5) min,术中无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术后无继发出血、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病理性质为尿路上皮癌,术后病理分期Ta32例,T122例,有1例患者基底病理活检阳性,4周后行二次电切。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4例复发,均非原位复发。结论:钬激光在膀胱侧壁肿瘤整块术的应用可有效切除肿瘤组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能提供相对完整的病理标本,获得精准的术后分期,并对术后肿瘤基底取得活检组织,为术后二次电切提供依据。
2020年13期 v.33 2136-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黄涛;
目的:分析金属义齿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放射治疗时是否佩戴金属义齿将其分为对照组(有义齿,22例)和研究组(无义齿,28例),对比两组患者靶区适型指数、均匀性指数、靶区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及放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采用蒙特卡罗计算程序MCNP及含金属植入物和肿瘤信息的人体计算模型分析金属义齿对患者体内辐射剂量的影响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靶区适型指数0.73±0.11、靶区最大剂量76.96Gy、平均剂量73.54Gy与对照组的0.75±0.14、76.41Gy、73.12Gy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实体肿瘤靶区PGTV的均匀性指数为0.92±0.0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0.25(P<0.05),研究组患者肿瘤靶区PGTV最小剂量为70.28Gy,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86Gy(P<0.05),放射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口腔黏膜发生严重放射性黏膜炎率为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27%,通过MCNP程序及含金属植入物和肿瘤信息的人体计算模型分析可知,金属义齿可造成靶区剂量分布极其不均匀,被义齿遮挡的部分靶区剂量降低,而靠近义齿部分的口腔黏膜剂量增加5%~10%。结论:金属义齿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剂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影响靶区均匀性指数和降低靶区剂量分布,并增加口腔黏膜的受照剂量,从而会影响患者放射治疗效果和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20年13期 v.33 2137-2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龚俊;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伤椎置钉对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伤椎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伤椎置钉,研究组应用PVP+伤椎置钉。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的Cobb角、伤椎前缘、伤椎后缘水平及矫正度,同时给予两组在术后6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矫正度的丢失情况。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Cobb角度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伤椎前缘及后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即刻Cobb角、伤椎前缘、伤椎后缘矫正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研究组Cobb角、伤椎前缘、伤椎后缘矫正丢失度小于均对照组(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显著改善患者伤椎的Cobb角度数及伤椎前缘、后缘高度;同时联合应用的伤椎置钉,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降低矫正度的丢失程度。
2020年13期 v.33 2139-2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宋国涛;
目的:探讨前外侧腰椎间融合术(ALLIF)对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影像学参数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100例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ALLIF,对照组行后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比较两组影像学参数及ODI指数。结果:术后,观察组手术节段前凸角(SLA)、腰椎曲度(LL)、椎间高度(DH)高于对照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IF治疗可改善Ⅰ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影像学参数及ODI指数。
2020年13期 v.33 2141-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梁宏;
目的:探讨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实施三藤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80例患者,用计算机随机分为西药组(n=40)、中药组(n=40),对西药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对中药组进行三藤汤加减治疗,分析疗效、病情变化、生活质量状况。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中药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中药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实施三藤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2020年13期 v.33 2143-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潘登;
目的:探讨焦虑及抑郁状态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40例,使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即非焦虑抑郁组(47例)、焦虑组(48例)、抑郁组(45例)。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焦虑组及抑郁组的患者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IL-1β水平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呈独立正相关(P<0.05)。TNF-α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呈独立正相关(P<0.05)。CRP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焦虑及抑郁状态能加重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炎症反应。
2020年13期 v.33 2145-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周强;李志军;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桡骨远端骨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实施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QOL-100)量表评分,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DASH)评分以及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生活状况、独立能力五个方面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且实验组患者各项评分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大(P均<0.05);实验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采用小切口复位联合外固定架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利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0年13期 v.33 2146-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钱重阳;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9月我院FTP患者94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观察对比两组围术期一般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引导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FTP患者,可有效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2020年13期 v.33 2148-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欧阳莉;陈彩红;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中频电在治疗膝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膝痹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XYZP-IE型电脑中频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为(1.5±0.4)分,WOMAC为(13.6±2.0)分,低于对照组的(3.9±0.7)分、(22.5±4.1)分,而ADL为(91.8±3.0)分高于对照组的(78.4±5.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温针灸治疗膝痹,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治疗有效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0年13期 v.33 2150-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吴忠;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使用在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间收治的行下肢骨手术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罗哌卡因,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术后镇痛情况。此外,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个麻醉前至麻醉后1h的过程中MAP和HR较对照组更平稳,其MAP和HR在麻醉后5min至麻醉后1h时刻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9h和麻醉后24h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最高阻滞平面高于对照组,且到达最高阻滞平面用时更短,痛觉退至T_(12)时间更慢,痛觉阻滞持续时间更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运动恢复时间、Bromage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使用在下肢骨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52-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 ] - 罗庆雨;
目的:分析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混合痔患者66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外剥内扎术,实验组采用TST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天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ST联合外剥内扎术应用于混合痔患者,能够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
2020年13期 v.33 2154-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 ] - 邢念国;李国文;丰培学;
目的:探讨消肿止痛汤熏洗对炎性外痔患者炎症期VAS评分及TNF-α、IL-1水平的影响,评价其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炎性外痔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龙珠软膏外涂与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组则采用龙珠软膏外涂联合消毒止痛汤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及TNF-α、IL-1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TNF-α、IL-1水平均较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炎性外痔患者给予消肿止痛汤熏洗疗效显著,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止痛、消肿功效,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起到消炎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2020年13期 v.33 215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周胜前;
目的:探究经腹壁吊线辅助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常规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急性阑尾炎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43)、对照组(n=43),对照组行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研究组行经腹壁吊线辅助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0min、12h、24h视觉模拟痛觉量表(VAS)评分、美容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0min、12h、24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美容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的9.30%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壁吊线辅助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美容满意度,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高。
2020年13期 v.33 2157-2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邱海峰;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14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术治疗,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碎石成功率、结石残留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双J管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碎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7%,低于对照组的24.56%(P<0.05)。结论:输尿管钬激光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确切,碎石成功率高,结石残留少,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59-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苏俊峰;
目的:探究局限型环状肉芽肿患者应用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掷币法将83例局限型环状肉芽肿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41例使用卤米松乳膏进行治疗,试验组42例采用2%利多卡因+曲安奈德注射液(配比1∶1)进行皮损内注射,对比两组治疗2周及4周末疗效和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2周及4周末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曲安奈德应用于局限型环状肉芽肿,起效迅速、安全有效,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61-2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谢杏强;易虹;吴世安;杨礼明;
目的:比较对临床中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术后分别应用鼻中隔缝合、鼻腔填塞处理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接收的择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的91例患者按照术后鼻腔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鼻中隔缝合组41例,鼻腔填塞组50例。两组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两组做对应处理,比较两组患者自觉症状感受情况及鼻腔舒适度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在鼻塞、鼻痛、头痛、溢泪、耳鸣各种自觉症状评分上均要明显低于术前,但是症状评分降低幅度上鼻中隔缝合组明显要比鼻腔填塞术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鼻中隔缝合组舒适度Ⅰ度率为48.78%,显著高于鼻腔填塞组的24.00%(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术后予以患者使用鼻中隔缝合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提高患者鼻腔舒适度。
2020年13期 v.33 2162-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张霞霞;张凤香;姚德超;
目的:探究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应用不同牙周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96例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24例,A组实行玻璃纤维联合树脂固定法,B组实行机械性结扎法,C组实行正畸托槽结扎固定法,分析比较三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患牙松动度、牙周指标、手术用时、牙周膜愈合率和固定成功率全部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牙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来说,应用玻璃纤维联合树脂固定法效果良好,对牙周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
2020年13期 v.33 2164-2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于清;
目的:探讨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对更年期综合症患者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n=53)与观察组(n=54)。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替勃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坤泰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促雌二醇(E_2)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较治疗前高,CD8~+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9%相比,观察组7.41%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综合症患者采用坤泰胶囊联合替勃龙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提升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2020年13期 v.33 216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常晓霞;
目的:分析青春期功血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参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性激素[雌二醇(E_2)、卵泡生成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参照组的75.56%(P<0.05);与参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FSH、LH、E_2、P水平较低,子宫内膜厚度较小,月经量较少(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显著,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有效止血,改善内分泌功能。
2020年13期 v.33 2167-2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陈柳娟;蔡敏;张惠霞;陈志超;
目的: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且并发前置胎盘孕妇的产后出血、新生儿健康与妊娠结局情况,旨在为相关患者的干预提供有利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伴前置胎盘孕妇为实验组,同期接收的12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妊娠情况及产后母婴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孕妇在产后2h、产后1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均要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及产后10min Apgar评分<9分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在先兆子宫破裂、早产、胎盘粘连及产后感染的发生率上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且合并前置胎盘的孕妇,产后容易出现大量出血情况,且新生儿健康及妊娠结局也会受不良影响,因此需实施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改善母婴结局及保证母婴健康。
2020年13期 v.33 2169-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陆丽;陈清梅;李岩;王芬;钟敏;罗丽琼;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尿抑制素A及尿α_1微球蛋白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就诊子痫前期孕妇30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另选4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取所有孕妇血清和尿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抑制素A及α_1微球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孕妇尿抑制素A、尿α_1微球蛋白以及尿素、肌酐和尿酸等肾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尿抑制素A及尿α_1微球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测定结果可作为子痫前期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参考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
2020年13期 v.33 2171-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董锦莲;
目的:探讨爱力非药物减痛分娩在自然分娩产妇中应用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我院住院有条件经阴道分娩产妇56例实施研究,用随机分组表分为干预组(爱力非药物减痛分娩,28例)和基础组(常规分娩干预,28例),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和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患者分娩过程中疼痛程度轻于基础组(P<0.05)。干预组患者剖宫产、胎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爱力非药物减痛分娩法在有条件自然分娩患者中指导实施,可减轻产妇分娩程度,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2020年13期 v.33 2173-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莫秋华;易理生;高建新;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110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未采取任何分娩镇痛技术,观察组45例应用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将两组的疼痛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进行比对,计算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镇痛后10min以及宫口开全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初产妇产后3d、产后45d时的EPDS评分以及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分娩镇痛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仅能够缓解初产妇的分娩疼痛,还可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2020年13期 v.33 2174-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李衡;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围生期脑损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我院90例围生期脑损伤新生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联合鼠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恢复情况(吮吸能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临床总改善率,以及治疗1d、治疗2周后神经行为学评分(NBNA)变化。结果:试验组吮吸能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反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较治疗1d时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围生期脑损伤疗效确切,可加快症状改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2020年13期 v.33 2176-2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浦征宇;吴国兴;李耀军;李伟政;李红辉;
目的:分析采用游离包皮皮瓣卷管成形尿道改良Duckett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尿道下裂的患儿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带蒂包皮瓣卷管成形尿道,观察组采用游离包皮皮瓣卷管成形尿道;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手术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2.1%(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低于对照组的17.9%(P<0.05);观察组术后总满意度为84.6%,高于对照组的74.4%(P<0.05)。结论:采用游离包皮皮瓣卷管成形尿道的改良Duckett术临床疗效良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13期 v.33 2178-2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史忠亭;
目的:探讨我院近3年3岁以下病毒性腹泻儿童的流行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26例病毒性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儿粪便标本,检测人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人星状病毒(HAstV)和肠道腺病毒(HAdV)。结果:226份标本共检测出病毒244株,其中单一感染220例(97.35%),混合感染6例(2.65%)。2015—2017年期间,HRV是优势菌株,占45.90%。男性与女性患儿病毒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血清型HRV以G3和G9为优势菌株,分别占42.86%和34.82%;P血清型HRV以P8为优势菌株,占58.04%。结论:2015—2017年本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HRV和HuCV,HRV以G3、P4为主要流行株。
2020年13期 v.33 2180-2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欧武;刘明峰;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体位滴鼻在治疗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布地奈德体位滴鼻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和免疫功能。结果: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1.2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7%(P<0.05)。对照组患儿CD4~+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且CD8~+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对腺样体肥大伴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体位滴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以及临床效果,临床应用价值及临床推广极高。
2020年13期 v.33 2182-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张双铭;
目的:探讨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选择常规超声成像以及超声弹性成像进行疾病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手术病理检查,最终获得确诊,共包括结节120个。对所有患者分别展开常规超声成像诊断(A1组)以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A2组),最终就诊断结果差异展开对比。结果:A2组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0.83%,高于A1组的62.50%,差异明显(P<0.05);A2组甲状腺结节患者诊断特异性为94.00%、敏感度75.00%均高于A1组的70.00%、25.00%,差异明显(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在接受疾病诊断期间,同常规超声成像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方法的有效应用,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诊断准确率、特异性以及敏感度的提升可以发挥显著作用,从而对于甲状腺结节疾病的良恶性进行有效鉴别,为疾病的早期确诊与治疗提供依据并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2020年13期 v.33 2187-2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黄勇;
目的:探讨分析MRI与CT检查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腹部神经细胞瘤可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理证实45例,均给予CT、MRI两种检查,分析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的MRI、CT影像学表现与特征,比较MRI、CT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价值。结果:CT扫描共检出29例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真阳性,其中7例不均匀密度,22例均匀密度,密度范围14~46 HU,平均密度(29.01±4.25)HU,MRI检出33例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真阳性,T_1WI低信号19例,稍低信号14例,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27例,信号均匀10例,信号不均匀23例,三种检查方式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灵敏度和准确度显著提高,分别达到95.56%、95.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联合MRI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2020年13期 v.33 2188-2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王妍妍;
目的:100例中青年颈性眩晕患者颈部血管检查中超声技术的效果分析。方法:研究组选取将我院神经内科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中青年颈性眩晕患者100例。另选取100例同期健康中青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对比不同年龄段椎动脉、颈动脉情况。结果:研究组狭窄率为42.0%,高于对照组22.0%;研究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双侧椎动脉内径及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青年颈性眩晕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准确评估其颈部血管供血和病变情况,有利于早期筛查中青年颈性眩晕,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2020年13期 v.33 2190-2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磊;李大主;艾文;方叶青;谢培益;
目的:观察早期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炎症因子水平对纤维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行外科手术的患者96例,其中冠心病患者53例(冠心病组),心脏瓣膜病患者43例(瓣膜病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扫描EATV及纤维斑块的稳定性,术中取心外膜和胸腔脂肪,比较两组患者不同位置的脂肪中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的水平,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此处磷脂酶A2(PLA2)的值,最后对血管代偿性扩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吸烟和高血压例数、EATV、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LA2、血管代偿性扩张数均显著高于瓣膜病组;对冠心病组血管代偿性扩张进行单因素分析,血管代偿性扩张和非血管代偿性扩张患者的BMI、LDL-C、高血压数、EATV、纤维及钙化斑块体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管代偿性扩张的多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EATV、MMP-2、高血压、PLA2是发生血管代偿性扩张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EATV及心外膜脂肪中炎症因子是纤维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与其他传统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早期对EATV及心外膜脂肪中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并控制,可提升纤维斑块的稳定性。
2020年13期 v.33 2192-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王艳艳;
目的:研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2016年5月—2018年7月接收的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上述患者分别开展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其可作为临床中疾病筛查的一种辅助检查措施。
2020年13期 v.33 2194-2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王山云;曾建峰;
目的:观察Cobas4800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技术及HR-HPV分型对中山市宫颈癌筛查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5 650名妇女同时行液基细胞学(LCT)及Cobas4800技术检测HR-HPV,对细胞学检测大于或等于ASC-H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或镜下宫颈活检。评价细胞学级别、病理学级别,记录不同LCT级别及不同病理学级别的HR-HPV分型(HPV16、HPV18型、其他12种高危型HPV)、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结果:在接受Cobas 4800 HR-HPV分型检测的5 650例标本中,共检出732例HR-HPV阳性(包括单一分型及多重感染),总阳性率12.96%(732/5 650),其中以其他12种分型感染率最高(阳性率为9.15%)。按照LCT联合HPV筛查流程,其中102例患者需阴道镜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诊断≤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61例,以其他12型感染为主[感染率为54.10%(33/61)];病理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41例,其中以HPV16型感染为主[感染率为58.54%(24/41)]。按年龄段分为21~30岁、31~40岁、41~50岁及>50岁4个组,31~40岁组的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最高,感染率为38.80%(284/732)]。在HPV阳性患者对应的LCT结果分析,共635例正常或炎症, HPV16型感染导致的HSIL感染明显高于其他分组。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山地区高危型HPV感染的亚型主要为其他12种高危型,HPV16导致宫颈癌变率最高。
2020年13期 v.33 2196-2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罗媛华;
目的:探讨血清hCG和孕酮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明确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来我院门诊早孕期(5~7周)检查的867例孕妇,并收集数据。依据孕酮水平分组:低孕酮组(<15ng/ml)、中孕酮组(15~25ng/ml)、高孕酮组(≥25ng/ml);3d后(每隔3d监测1次,连续3次)检测血清hCG倍增情况。结果:低孕酮组发生84例(68.29%)不良妊娠结局,与中孕酮组发生157例(38.29%)、高孕酮组发生62例(18.56%)相比明显偏高。高孕酮组发生宫内继续妊娠272例(81.44%),与低孕酮组39例(31.71%)、中孕酮组253例(61.71%)相比偏高;hCG倍增不良组宫内继续妊娠分别为6例(9.09%)、38例(26.76%)、41例(49.40%),明显小于hCG倍增良好组(33例57.90%、215例80.22%、231例9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G倍增不良组发生剖宫产的比例要高于血清hCG倍增良好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孕早期孕酮水平与血清hCG可以用于预计妊娠结局。
2020年13期 v.33 2198-2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李丽;
目的:研究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在先天性心脏病(CH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超声诊断CHD的孕妇18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孕妇均先接受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再进行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记录新生儿及死胎心脏状况。以胎儿娩出后的最终确诊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及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的敏感性(92.59%)、特异性(99.21%)、准确度(97.22%)均高于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敏感性(59.26%)、特异性(92.06%)、准确度(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序列切面检查在CH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显著提升诊断准确度,有助于提升新生儿基本素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年13期 v.33 2201-2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贾红丽;
目的:探讨呼吸道九联检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B)、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与副流感病毒1、2、3型(PLV)等病原体IgM抗体予以检测,观察患儿的单项病原体阳性检测与混合病原体呼吸道感染阳性检测结果。结果:MP、INFB为导致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主要单项病原体;MP合并INFB及MP合并INFB、PLV为导致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主要混合病原体。结论:对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予以呼吸道九联检方式,对于诊断患儿疾病具有良好效果,不仅能够明确单项病原体,同时能够明确混合病原体。
2020年13期 v.33 2203-2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